9月27日 中国经济时报 田野稻花香,渐知秋实美。在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西村的高粱地内,十几台收割机往来穿梭,将一株株高粱连秆带穗卷入其中,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装车……一气呵成。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了1600亩高粱,品种是糯(粮)6号。相较于种植玉米,种植高粱更好管理,且投入的资金更少。今年雨水行情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辅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宁延泊说。 丰台镇是宁河区高粱种植相对集中连片的镇街之一,为了扶持农户与农业企业发展高粱产业,西村改变传统种植思路,把种植适应性强的高粱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企业订单+农户”的种植模式,整合土地资源,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流转1600亩土地进行示范种植并在前期与收购商签订种植协议,农户利用“土地流转+散种+入社务工”等形式增加收入,推动高粱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宁河区高粱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目前已全部进入收割期,预计在10月中旬陆续完成收割。 在宁河区西孙庄村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里,金黄的玉米一望无际。丰收节前夕,农户们利用农闲时间纷纷前来参加在“电力爱心超市”举办的“秋收农忙电力护航”丰收节主题活动。“秋收正忙,大伙千万要注意大型收割机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一定注意安全。”国网天津电力心连心(宁河五队)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朱博轩为村民们介绍。 “国网‘电力爱心超市’在我们村新推出的积分兑换使用应急照明灯服务,方便了我们协调人力、车力昼夜抢收,加快了秋收进度。”西孙庄村种植大户林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