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滨海新区新村街惠安里社区,道路两边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上红火的春联,喜庆年味扑面而来,好不热闹。 “黎明师傅,这眼瞅过年了,您不休息还来社区给大家服务啊。”上午9点,惠安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丽芹正在社区巡查,看到“时代楷模”张黎明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也来到社区,赶忙迎了上去。 “今年回家过年的人肯定多,我过来检查一下充电桩,顺便做个调研。”简单寒暄后,张黎明直奔已经试用了2个多月的移动共享充电桩。 “这几天,这些充电桩能满足需求吗,居民们反馈怎么样,用起来方便吗,还有什么问题吗?”张黎明一边拿着检测设备,一边与刘丽芹聊了起来。 去年10月在这里试点安装的移动共享充电桩是张黎明仔细调研天津市不少老社区后的创新成果。充电桩由固定式改为移动式,扩大了充电桩覆盖范围,改变了“车找桩”的现状,更好地满足了老小区电车充电需求。 “现在一台充电桩可以覆盖好几个车位,可真是解决了大问题。”说起新充电桩刘丽芹赞不绝口。 得到肯定的答复,张黎明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加紧忙乎起来,仔细地进行试用检测。“前一阵我们把充电线路调长了,让它的服务范围更大了。现在遮雨罩还有些问题,拉伸充电枪的时候遮雨罩边缘容易磨到枪线,要是把边缘改成卷边应该就能避免了,而且还能方便集中排水,后续要再稍微调整一下。”张黎明高兴地告诉刘丽芹,随着这种移动充电桩技术逐渐成熟,让更多的新能源车“回家充电”即将成为现实。 离开惠安里社区,已接近中午,张黎明和他的队员们顾不上吃饭,又匆匆驱车赶往轻纺城高速充电站,对所有的充电设备进行全面巡视。 “春节假期到了,开车回家的人多了,充电桩也更‘忙’,一定要仔细查看,细节决定成败。”张黎明耐心的嘱咐自己的队员,“一个充电枪头连接组件故障就有可能让一台充电桩‘罢工’,要是遇到春节充电高峰期,将直接影响整个充电站的充电效率。” 检测完成后,服务队又忙着向车主讲解充电桩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我本以为下高速才能充电,没想到服务区也有充电桩,还有服务人员现场服务,现在开电车也能安心跑长途了。”正在充电的于先生为服务队的暖心服务不停“点赞”。 春节期间,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不打烊”,天津电力人也将坚守在文旅商圈、交通枢纽、重要企业、百姓社区,他们用快捷、高效的服务向全市人民送去新春祝福,全力保障春节假日电网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