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固定点位已经就绪,地面各人员注意守护现场安全,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施工现场!准备开始紧固拉线。”9月1日,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冀营村,国网天津武清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运维检修部刘战芳正带领4名供电人员对10千伏杆塔进行加固,紧锣密鼓修复涉水电力设施。 7月29日以来,京津冀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侵袭,随着上游河道洪水逐步入津,天津市自8月1日先后启用永定河泛区和东淀蓄滞洪区。目前永定河预警已解除,大清河预警已降为蓝色,天津市永定河泛区和东淀蓄滞洪区共有14条10千伏线路、85个台区的配电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整体处于安全可控范围。 “我们今天要对10千伏解口黄41线的4基杆塔进行加固,近期还要完成该线路全部20余基杆塔的修复工作。”刘战芳介绍。 在现场可以看到,由于洪水浸泡,道边的部分杆塔出现了3度左右的倾斜。在57号杆下,围绕杆塔的土层已经提早被挖出1米深、1米宽的圆环空间,以备施工。几名施工人员将长80厘米、宽30厘米、厚30厘米的水泥卡盘装入地下杆塔倾倒的一侧,配合U型铁箍的紧固,工人完成了对杆塔的矫正。“后续,我们还要在卡盘的上面回填土方并浇筑水泥,形成钢筋混凝土的护墩以保证杆塔的牢固。”刘战芳说。 自永定河洪水退去后,国网天津武清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第一时间组织182人的抢修队伍,开展涉水村街线路设备缺陷大排查大治理攻坚行动,治理各类隐患缺陷1206处。同时组织党员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3天延伸服务,累计进行电力设施故障抢修135次,提供接线、换闸、装灯等延伸服务361件,确保百姓安全用电。 应对“杜苏芮”汛情给天津地区带来的后续影响,国网天津电力高质量开展受淹设备设施灾后重建工作,第一时间全面梳理灾损规模,针对受灾地区配网设备遭受洪水冲刷和浸泡的情况,动态完善“一站一案”、“一线一案”和“一台区一案”,编制《配电网灾后重建工作方案》,对退水区域开展重建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更换箱式变电站1座、变压器1台、综合配电箱3台,烘干低压电缆分支箱32座,处理杆塔倾斜等隐患622处。 国网天津电力设备部副主任魏然介绍:“我们已经开展受灾地区输变配设备设施防汛抗灾能力校核评估,尤其是老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综合分析地理环境、水文特征,结合设备设施标高、受灾地区位置、与周边地势相对高度差及站点线路防汛硬件设施等因素,精准划分电网设备设施防汛风险等级,为实行差异化防汛抗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有序开展防洪能力提升项目储备,有序安排重建或退运工程,确保群众用电安全。” 同时,国网天津电力还将把浸水设备隐患排查作为长期工作,持续检查杆塔倾斜和本体锈蚀情况,做好运行状态长期监测、运行数据积累,为后续受灾地区电网规划和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