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服务心连心

——记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黎明市场及大客户)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
发布日期: 2024-09-11

  .

金牌服务心连心

 

  ——记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黎明市场及大客户)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

 

  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到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开展安全用电检查。摄影 / 李婷

  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黎明市场及大客户)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齐剑:

  我们将牢记党员责任、践行为民使命,坚决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到哪里;困难出现在哪里,服务队就冲锋在哪里,努力书写让群众满意的合格答卷。

  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黎明)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07年,以“时代楷模”张黎明的名字命名,多年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1支队伍扩大到1支总队29支分队。作为分队之一,自2018年5月1日成立以来,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黎明市场及大客户)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始终坚定履行“黎明出发点亮万家”的庄严承诺,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共获得各类奖励16项,获评国家电网金牌共产党员服务队、国家电网有限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工人先锋号”、天津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8月5日,走进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几乎所有厂房、停车场的屋顶都铺满了光伏板。在服务队的指导帮助下,这些总装机容量超过29兆瓦的绿色电能已经全部并网发电。该企业也成为天津市首个全绿电整车厂。

  “多亏你们主动上门服务,有了这些光伏板,我们每年能节省电费970万元左右。”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总负责人盖春生高兴地说。

  服务队为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打造全绿电工厂提供了“一户一策”管家式服务,并协助其与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达成合作,取得绿电消费凭证,加之光伏电站自发的绿电,预计工厂年绿电使用量将达1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7.5万吨,相当于造林9万亩。

  守一方光明、护万家灯火。在做好企业服务的同时,服务队更是用脚步丈量百姓需求,连心连情有呼必应。

  7月19日,服务队走进生态城新宜园社区,为居民高先生家的光伏板并网。在之前的走访过程中,服务队得知供电区域内许多居民有个人分布式电源并网需求,便深入社区开展政策宣传,了解居民安装诉求。2018年来,服务队已累计为近500户居民完成个人光伏并网,并网容量9800千瓦,年发电量980万千瓦时,为居民减少用电成本近500万元。

  扛起“先锋旗”、点亮“志愿红”。服务队开展重点项目“一对一”包保服务;联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与国家电网河北电力(沧州)共产党员服务队建立供电联合服务机制,实现津潍高铁项目用电跨省办理……6年多来,服务队队员们的身影始终在一线奔波,解决各类客户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把温暖送到客户的心尖上。

将党旗插在科技攻关第一线

  “在休息区坐了一会儿,不到半小时电就充满了,真是又快又方便。”8月18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内,从山东来津旅游的周先生使用国内首套兆瓦级IGBT变充一体化电源设备为爱车充电后,惊喜不已。

  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正是服务队充分发挥电力“创客”属性,积极参与创新车网云端互动、智能挪车等应用场景,打造出“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智慧充电站。自2023年7月1日投运至今,该站已服务新能源车充电14.28万次、累计充电220万千瓦时,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充电服务。

  服务队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创新攻关。服务队定期与清华大学、中国电科院、生态城绿建院等产学研单位技术人员进行联合创新攻坚,参与完成新区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新能源接入承载力评估分析、制订分布式电源接入管理流程、保障华电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等项目实现全容量有序并网、服务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零碳”码头并网发电,为全国港口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冲锋号角吹起来、党旗一线飘起来。在“时代楷模”张黎明的带领下,服务队牵头建成天津市首个零能耗智慧建筑,成功研发“黎明”牌智能多工位自动充电机器人、自动送电机器人,牵头立项1项IEEE国际标准,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应用示范。

  近年来,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攻坚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先进技术和成果,党员创新实践项目先后荣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一等奖、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国家电网有限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将党旗牢牢地插在科技攻关第一线。

薪火相传坚守初心

  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黎明市场及大客户)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现有队员19人,老党员虽然占比不多,但他们见证了服务队从有到优、从优到特,蓬勃发展进程,有着丰富的经验,在青年党员的“传、帮、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5日,服务队队员魏显鉴早早就来到大沽街石油新村小区,熟练地对小区内的移动共享充电桩开展例行检查,现场指导新能源车主充电。今年刚满27岁的他已成长为智能用电专业“行家里手”。

  “这套可以移动的充电桩是我们服务队精准掌握群众诉求,针对老小区充电难问题组建柔性团队专题研发的移动共享充电桩。”魏显鉴自豪地说。目前,天津全市21个站点已安装24台移动共享充电桩,“见缝插针”地解决了部分老旧小区群众充电难问题。

  2019年,魏显鉴刚一入职就跟着师傅张黎明学习。2022年10月,在张黎明带领下,魏显鉴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推动首台移动共享充电桩在滨海新区试点应用。五年来,魏显鉴迅速成长,参与了多个重点工程建设,获得国网天津电力第三届“黎明式员工”荣誉称号。

  服务队另一名“90后”队员李少雄同样是张黎明的徒弟。入职以来,李少雄积极参与自动送电机器人、共享能源箱等产品研发,和其他服务队队员一起合作,累计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被国网天津电力授予“津电工匠”称号。

  “年轻党员是我们的未来,更多青年人加入服务队,也让我们服务队不断迸发生机与活力。我们一直工作在基层,也将继续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默默坚守。”服务队队长齐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