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1-21

  立项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被认定为天津市能源电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实现ISO、IEC、ITU三大组织国际标准立项全覆盖,科技成果获电力科技一等奖、国家电网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科技进步一等奖,申报国家电网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2024年以来,国网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融合,融入能源电力创新发展大局,以科技为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赋能。

强化顶层设计 推动重点科研项目

  国网天津电力注重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整体技术布局和重点科研攻关方向,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有序推动高水平科研项目,积极探索科研创新发展之路。

  2024年7月,国网天津电力发布《科技创新支撑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部署科技创新“强基”“赋能”“攀高”“燎原”四项行动、十八项重点任务。“‘四项行动’结合重点科研项目分类施策,旨在提升整体创新效能,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网天津电力科技部副主任王楠说。

国内首套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在津投产

  2024年10月8日,国网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重点科研项目——“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工程应用”,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成果经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陈维江领衔的专家组鉴定,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期间,国网天津电力统筹科研、规划、建设、调度、设备等专业,携手科研院所,先后攻克了集换流阀研制、运行控制、安全防护、工程应用于一体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了自励型串流换流阀、全绝缘串联变压器、晶闸管旁路开关等成套装备,投运了全球首台自励型SSSC装置。此外,国网天津电力还先后发布了3项行业标准并立项首个SSSC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SSSC技术从无到有,填补了国际上该领域技术与工程空白。

  作为国网天津电力科技研发重点项目,“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工程应用”可实现电网输电线路和临近电网潮流重新分配与优化,具有体积小、造价低的优势,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城市电网、波动性新能源外送等场景。

  按照国网天津电力科技工作部署,科研人员加快研制国内首台110千伏大容量干式变压器,建设基于能源电力大数据的碳减排监测及运营服务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电力设备遥控探测机器人第二代样机设计,全力推动重点科研项目,力争实现新突破。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提升创新能力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国网天津电力注重应用研究和原始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攻关、核心产品迭代升级。

  1月6日,在国网瑞嘉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国网天津电力研发团队对第五代双臂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样机模拟开展带电接引线作业。“面向配网多样线路场景及复杂作业项目的核心技术攻关,是迭代研发第五代机器人的重点工作,将为机器人提升作业灵活性、交互性及环境适用性提供技术支撑。”国网天津滨海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数字科创中心胡益菲介绍。

 

国网天津电力研发团队开展第五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样机测试

  自2024年7月起,“时代楷模”、滨海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带领研发团队开展第五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一体化路线设计,不断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自主研发是国网天津电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配网安全供电的实践探索。目前,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在20余个省份推广应用,代替人工带电作业超过6万次。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网天津电力在加速迭代升级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同时,把保障电动汽车充电安全作为科技创新重点。2024年,聚焦“车网互动”技术领域,国网天津电力牵头实施大规模电动汽车安全充放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高水平通过了中期检查。以此为契机,国网天津电力成功立项首批国家电网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国网专题研究框架项目,在电动汽车领域形成三大重点项目协同推进格局,为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车网互动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撑。

  国网天津电力坚持实用化导向,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创新发展蓄能。2024年以来,立项国际标准6项,推出的研发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8项。该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累计拥有国家发明专利超1900项,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产学研融合 加速科技成果落地

  国网天津电力聚焦内外联动,凝聚创新合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内,强化天津电科院、经研院等单位科研属性,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加强规划设计、检测调试、电网分析等基础能力建设,更好发挥科研单位作用。对外,围绕城市高可靠配电网、乡村智慧用能、用电安全感知等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电科院技术人员在凯发电气研发快速时域距离保护装置

  2024年6月,由国网天津电力牵头的国家电网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科技项目——“适应智慧能源服务平台(营销)多形态负荷资源的实时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通过验收。联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和高校,历时两年攻关,在提升电网可调节负荷感知能力、多形态负荷电网调节能力和推动可调节负荷与电网高效互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4年11月,“适应智慧能源服务平台(营销)多形态负荷资源的实时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重要实践成果——天津市首个乡村绿色智慧用能卓越服务示范区,在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镇张善庄村建成。在该示范区,国网天津电力通过研制应用新型智能交互管控设备,部署新型物联表和光伏交互模组,实现对村庄屋顶光伏可观、可测、可控及柔性可调,优化台区光伏消纳能力,解决了台区反向重过载、就地消纳不平衡等问题,在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的同时,保障农村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促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的落地,推动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2024年,国网天津电力3名员工获评开元网站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首席专家,其中1人为科技研发类专家。”国网天津电力组织部教育培训处处长周静雯说。

  国网天津电力始终坚持开门搞科研,系统规划学科建设、实验室联建等工作,与科研单位开展结对共建,大力引进外力外脑外智,深化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统筹优化创新资源,着力攻克新型电力系统重大技术难题,打造科技创新动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